|
中国大陆企业发债融资遭遇熊市,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债券交易量不到2012年的三分之一。而大陆银行界更面临存款大战,收益率竞争越发激烈,日子更加难过。债券市场持续熊市 “资产在而钱没了”
据陆媒《财新网》11月24日报导,从今年4月末的债市监管风暴开始,中国大陆债券市场就开始进入典型的熊市,截至目前,债市哀鸿遍野,今年债券交易量不到2012年的三分之一。
今年6月“钱荒”之后,货币政策中性偏紧,市场机构对流动性预期不乐观,债市估值中枢不断飙升,一年期国债利率已达4.1%,一年期AAA信用级别债券间收益率也达6%,两个月保本型银行理财收益率已达5%,国开行推迟了原定于11月19日增发的一揽子关键期限基准债福娃债的发行。国开债收益率攀升到史无前例的6%。“国开债对银行已毫无吸引力。”债市人士表示。
进入11月之后,企业债每周仅有区区几十亿元的发行量,10月企业债发行量每周还保持在约两三百亿元,半个月内发行量骤降。“企业也承受不了那么高的成本,现在AA+信用级别的企业债发行利率都在7%以上,AA级达8%,已远高于同期贷款利率。”东莞银行分析师陈龙表示。
今年的熊市行情,是因为流动性持续收紧,银行间市场利率一路攀升,导致利率债一路暴跌。
市场估值中枢的不断攀升,使得所有资产都面临重新定价。“眼下现实就是资产在,但钱没了。去杠杆是一个长期痛苦的过程,这意味着整个金融体系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的深刻变化。”一位中信银行人士称。
负债率过高 GDP减速 酝酿金融危机
利率市场化导致金融加速脱媒(见文后解释),商业银行负债端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地走向表外业务以缓解表内压力。这种金融脱媒仍然依附于银行套利行为的趋势,使得全市场的资金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乐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毅亭分析,当前资金面格局已发生巨大变化,是市场估值中枢不断攀升的原因。
他表示,过去十年,非金融企业的杠杆部门的负债率,也就是负债/GDP,目前上升到200%左右的水平;金融部门中,居民的负债率在30%左右;中央政府的杠杆负债率不高,但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和国有企业的负债杠杆率都很高。从上市公司的数据也可看出,杠杆负债率达历史新高,负债率平均每年提高10个百分点,增速在10%左右。“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负债率每年都在提高,再过五年就要超过了250%。负债率过高,GDP减速,金融危机的发生率增高。
“2010年到2012年底,整个金融体系还在享受储蓄向理财转化的红利,现在形势大为逆转,银行只是维持生存,不仅没钱加杠杆,各家银行包括大行都在借钱,只能说明整个金融体系有窟窿。”中信银行人士表示。
银行存款大战加剧 “明年银行年报会很难看”
今年6月13日,余额宝上线服务,不到半年时间,规模突破1000亿元,目前收益率达5.235%,秒杀各大行三个月以下的理财项目。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部门人士表示,银行存款大战加剧,余额宝等通过互联网销售的资管产品,“直接把存款拉走了。现在只有余额宝规模在快速增长,各家银行的存款是以几千亿元的量级往下掉。”
今年的6月和9月,大型商业银行通过回购市场融入资金都超过了万亿元。传统上在这些关键时点,大行是净融出方,过去,资金充裕的大行是市场的稳定器,而今连大行都在借钱。
银行理财于2010年开始高速发展,目前规模已达约10万亿元,而价值中枢亦不断提高,从最初的3%到4%,乃至现在的5%以上。
“理财收益节节攀升。现在接近年底,处于收尾阶段,明年收益率竞争会更加厉害。今年1月至5月,银行日子还是很好过的,年报应该过得去。明年银行的年报一定会很难看。”一位大行人士称。
名词解释:
脱媒:是指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主要金融中介的重要地位在相对降低,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间接融资并重转换的过程。
一般是指在进行交易时跳过所有中间人而直接在供需双方间进行。因为存款人可以从投资基金和证券寻求更高回报的机会,而公司借款人可通过向机构投资者出售债券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削弱了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
http://bjchrp.cn/bjc/5155.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