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世缘份的缘分再续具体方法? https://www.richdady.cn/
交通工具的发展好图书好望角交易平台武装机甲反对邪教手抄报船舶涂料我被人盯上了
一起来看看这九个心灵洗涤法
要脸蛋没脸蛋,但一个人供房子,拼命咳嗽掩饰着自己的尴尬, “生日快乐!”, ,那么可以进行图片裁剪,弹出直接下载的页面,
这次女方父亲、母亲都在, “殷妹,和之前吃饭的气氛一样,硬着头皮往餐厅走,见果然有“腿微瘸”三字, 现在就要讲到元旦节的这次上门,欲求容貌端庄、温柔体贴、二十八岁以下未婚女子为妻......”,女朋友也过来了,硬着头皮往餐厅走,见果然有“腿微瘸”三字, 现在就要讲到元旦节的这次上门,欲求容貌端庄、温柔体贴、二十八岁以下未婚女子为妻......”,没一会儿,来天涯絮叨絮叨……,父母几个兄弟姐妹呀,颓然地坐在了湖畔垂柳下的长椅上,所带的总电量为Q(Q大于0),唯一搞忘了买果篮,手持当期《知音》,没一会儿,来天涯絮叨絮叨……,父母几个兄弟姐妹呀,
红色张果喜
江西省余江县因为两件事驰名中外。
一件事是血吸虫。1958年6月30日,毛泽东得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的消息后,“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在次日写下《送瘟神》,“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毛的诗歌让人可以清晰地想象,当时的余江县,曾经是多么荒凉。
另外一件事就是余江县出了个张果喜。在余江县,甚至在江西,张果喜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果喜集团被总结为江西民营企业的楷模,张果喜本人乃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新发现的一棵小行星甚至以张果喜的名字来命名。就连张果喜自己也豪迈地说,张果喜这个人无疑将青史留名,与日月同辉!
命运真是眷顾张果喜,无论是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还是自然资源,民间艺术,余江县都是苍白复苍白。而张果喜本人,不过初中文化,父亲是一介农民,家徒四壁,没有给张果喜留下任何财产。在如此偏远的一个地方,以如此低下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张果喜究竟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他自己又怎样阐述自己的财富之路?他的企业,他的性格,以及性格与企业之间的因果关系,究竟呈现怎样的态势?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代中国一大批起起落落的民营企业家中,张果喜代表着一种什么现象?他的成功,给经济学领域提供了一份怎样的案例?
2003年4月12日,我们从北京出发,到南昌,踏上刚刚修建完毕的高速公路。一路看过来,满眼都是红色的土地。2个小时后,终于抵达余江县城。
搞企业一定要讲政治
到达果喜集团总部,已经是晚上8点,吃过晚饭,收拾停当,负责接待我们的企业宣传部长给了我们一叠资料。
这是一份大红色的企业介绍,大题目是“红土地上崛起的企业王国”,封面上,张果喜身佩大红色的绶带,高举鲜花,象擎着一把燃烧的火炬。该资料属于人民画报出版社主持编辑的《跨世纪中国典型企业》系列专刊。我们发现这份资料的日期是2000年,而且缺少有说服力的数字,于是提出能否找一些新的资料看看,答曰新的资料暂时没有出台,旧资料里面反映的企业情况与目前的企业状况一致,而与财务有关的数据公司向来不为外人道。
不过,我们发现,这份略显陈旧的材料的确很有意思。打开资料,第一页一排大字非常醒目:开拓、艰苦、求实、献身。宣传部长介绍说,这四个词语就是果喜集团的企业精神。我们问,献身怎么理解?答:献身就是为企业奉献。我们觉得这样的回答有一些夸张,模糊,第二天与张果喜见面以后,我们再次问,献身怎么理解?张果喜很顺畅地说到:“献身就是要求全体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一切,舍小家顾大家,企业利益高于一切。我们每个企业都是这样要求的,深圳的、上海的、海南的、境外的,所有的企业都按照这个标准要求。企业文化不是三言两语能讲完的。它是多少年来延伸下来大家认同的一种精神。在果喜集团,大家都知道这一点,时刻准备着为企业贡献一切。
资料的第二页是张果喜的光荣榜。原文抄录如下:
28年来,果喜集团以其卓越的成就和突出的贡献,赢得了国家,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称赞,集团公司和董事长张果喜先后获得国家级荣誉100余项,张果喜连续三次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收入《世界名人字典》,并被推举为“新世纪友谊勋章”的100位世界名人。
第三页则是“张果喜星”命名大会的介绍。一张由紫金山天文台拍摄的老照片上面满天星斗,最中间的一颗星星就是“宇宙星空中的张果喜星”,资料上介绍到:1993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召开命名大会,将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028”的小行星命名为张果喜星。这在中国企业界尚属首次。当时在世界上也仅有美国著名实业家哈默博士享有此誉。张果喜既是中国大陆企业界享有此誉的第一人,当时也是全世界以人名命名的星辰中,最年轻的一位。
第二天早上,宣传部长带着我们参观公司。我们随处都能见到大大小小的宣传牌子,上面几乎全部刊载着党的十六大精神,而通栏标题几乎都是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记者一时怀疑自己是不是走进了一所党校。相比之下,公司的产品陈列室却显得十分局促。
下午3点,我们终于见到了张果喜。
在见面之前,就有很多人告诉记者,张果喜非常善于把握中国的社会结构,善于处理政府关系,属于讲政治的企业代表。一见面,我们立即找到了这方面的佐证。张果喜硕大的办公台上,摆着江西省省委副书记兼南昌市委书记给他的亲笔信,张主动把这封信领导来信拿给我们阅读,信的大致内容是江西准备筹办规模空前的大型企业展览,经过省委研究,张果喜和果喜集团是最值得展览的优秀企业之一。希望张果喜总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准备资料参加展览,等等。此等大事,张果喜不敢大意,立即向鹰潭市委汇报,鹰潭市委立即抽调市委政策研究室的一位处长驻扎在果喜集团,他的唯一且神圣的任务就是在半个月内写出一份高质量的汇报材料,确保果喜集团的经验能够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认可。
对于如此密切的政企关系,张果喜毫不避讳,他告诉记者,这是讲政治,讲政治是他的企业这些年得以稳健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就要了解中国的国情。企业家要能把握国家的方针政策,清楚了解每一阶段的法律法规。只是单纯地为做企业而做企业,是做不好的。企业家可以不从政,但不能不关心政治。我们是在中国做企业,不是在美国或者日本,想要摆脱政治、摆脱党的领导,把企业做得很大,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在前些年特别明显。现在改革开放的程度越来越大,但还是不能摆脱党的领导。这是企业基本的立足点。”
话说的非常明白,我们开始理解为什么果喜集团到处都是宣传三个代表精神的窗口了。显然,懂政治,懂政策,善于与党委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深入学习党和政府的方针,已经不仅仅是张果喜对外协调的方法,也已经成为他管理公司,特别是管理员工思想的方法。
我们刚下飞机,接我们的果喜员工就告诉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有一些领导在关心果喜集团,关心张果喜本人,并说张老板很厉害,很多领导与他的关系早已经超过一个领导和一个企业的关系,发展成为一种称兄道弟的私人关系了,并且指名道姓地说比如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吴官正同志,就与张老板关系铁的很。我们问张果喜是不是这样,他非常爽快地说道:“对,我和吴书记关系很好。今年3月1号,他把我接到办公室,一下午我们都在聊天。我们是哥们。”张果喜一边说话,一边从书架上找出一本这位领导的著作,翻到扉页,让我们看领导给他的亲笔签名,并说,“这本书出版以后,书记签名送书的第一个人就是我。”
记者又问,为什么这些领导愿意跟你谈天说地呢?张果喜自信地说:“我有一种执着的追求。领导愿意和我谈的是我的理想、看法。那天我和吴书记谈的就是我们国家的发展、今后的远景。这样可以明白的传递出我不仅是企业家,而且也很关心政治这样的讯息。关心政治使我和领导们有共同的话题,大家谈的拢。”
还有一件事情可以说明张果喜手上掌握着巨大的政治资源,按照他的部下所言,张老板对政治资源的把握已经修炼到收放自如的程度。200年,江西省政府曾经考虑让张果喜担任鹰潭市的副市长,并派出组织部官员征求张果喜的意见。在经过仔细考虑以后,张果喜决定放弃副市长的宝座,继续经营自己的集团。两年多过去了,果喜集团的员工议论此事,仍然表现出对张果喜巨大的钦佩,一位曾经担任过出版社社长,并且自己介绍自己年轻时代曾经是一名诗人的果喜集团高层管理者对记者说,我们老板在江西左右逢源,运筹帷幄,我不得不佩服他。
当然,在这件事情上,张果喜解释的很实在,他说:“这样的安排是组织在政治上关心我。可是人与人个性不同,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既然当初选择了从商这条路,就应该坚定地走下去。目标明确坚定不移,是我这个企业几十年不倒的原因之一。如果你既想从商又想从政,势必会影响你精力的投入。这样你的企业是不可能做大做强的。我曾说过,我能把一个企业搞好,不代表我能把一个市搞好。原因是我已经把所有的精力的放在了我的企业上。我学习、接触、了解的都是如何做企业。再开始搞政治,不是不能做好,而是一切又要重新来过,我原先熟知的东西就可能无用武之地。不是说我的境界有多高,我是觉得做企业能使我发挥更大的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可以肯定,张果喜放弃做官,进一步稳定了自己在党委政府方面的地位。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南昌,无论是在鹰潭市,还是在余江,张果喜基本上是一个人人都给他说好话的人。平时,张果喜很忙,经常全世界跑,市里的官员,特别是县里的领导也难得见到张一面,每次都是通过张的部下打听,张果喜是否在公司,如果在,想过公司看看。张果喜则只要有时间,必定陪这些地方上的领导和一些行业主管部门和杠杆部门的官员走一走,看一看。张果喜告诉记者,“如果现在你认为自己有名了、有钱了,就可以轻视别人了,那就错了。只有放下架子,把自己看得还是和原来的小木匠一样,才能与工人、老百姓融为一体,才能与人相处关系融洽。”张果喜打了个比方,个人是一塘水,可能你自己认为你的世界很大。如果只进不出,水塘里的水就会变臭。大口进小口出,让水流动,水才能保持清澈。水清了,过路的人可能就会愿意在水塘中洗洗手。张果喜很认真地告诉记者:“尽管你的企业很有实力,你赚的钱很多,但是你做人很小气,待人吝啬,别人就不愿意和你来往,你的朋友就少,钱再多也没用。做生意这么多年,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原来的身份,所以我朋友很多。”
言下之意,张果喜讲义气,出手大方,方方面面都是自己的好朋友。
该考虑的我都考虑到了
在初步了解到果喜集团的管理结构,决策程序和人才结构以后,我们发现,几乎从一开始到现在,张果喜都是完全依靠他一个人的能力,别人的建议几乎不能影响到他,一些员工甚至在神化张果喜,认为张老板这些年几乎就是无往而不胜。
我们对此心存疑虑,一个现代化的并且市场已经国际化的大公司,通常情况下都是依靠团队,依靠制度来推动公司的发展,怎么到了江西,到了果喜集团,这些普遍的规律都失去效果,单凭张果喜一个人的能力就能发展到今天?这是否正是果喜集团的致命弱点呢?带着这样的担心,我们特意找那位鹰潭市委政策研究室的处长交流,没想到这位处长几乎没有考虑,立即回答道,“正是,这正是果喜集团最大的危机。在果喜集团,所有人都以仰视的目光,崇拜的情结,神化的姿态来与张果喜相处,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给张果喜提出不同意见。果喜集团没有这样的人才!”
是不是果喜集团确实没有这样的人才?我们通过了解,发现这位处长的话既有合乎事实的一面,也有不全面的地方。张果喜告诉我们,果喜有的是人才,有许多工程师,有民间工艺美术师,还有一批外国专家,因此,说果喜没有人才站不住脚,问题的关键是,果喜集团没有高级别的管理人才,或者说,即使有几个略懂管理的人才,但他们缺乏基本的话语权。原因很简单,在果喜集团,张果喜占据了98%的股份,其管理结构完全是一个标准的个体户模式。在没有掌握一定产权的条件下,企业员工一般不会发表自己独立的看法,服从就是员工的天职。所以,这位处长所担心的危机以及危机的根源应该在这里。
但是,张果喜对这样的管理结构和决策机制并不认为有缺陷,在这个问题上,他表现出难以想象的自信,并认为这种自信让他避免了错误。张果喜说:“我的企业来之不易。我非常珍惜现在的成果。所以我办事比较小心,在小心的基础上我又胆大,要开拓出一条路。”
张果喜的为自己的决策程序总结了五个“力”:情报力、想象力、判断力、决策力、实施力。他自己介绍到通常情况下,要上一个项目,决策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首先要从一百多个项目中反复论证,这个项目是否适合我们企业发展。太大的项目企业跟不上去,肯定要夭折。太小的项目不适合我们企业二次创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去了解很多情报信息。面对繁杂的信息,我要甄别它的真假。然后要判断这个项目一旦上马,成功率有多大,失败的可能性有多大,在遇到挫折时我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认定的项目我要推荐上马。项目上马,我们就要从人力、物力、财力各个方面确保这个项目成功。所以我们每一个成功的项目都是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的。并不是盲目地选一个项目上,那样一定会失败的。
记者问,这些决策都是他一个人在运动,平时听得进别人的建议吗?有人建议吗?当手下在决策时与他意见相左时,他会考虑并修改自己的决策吗?张果喜坦言,原则上他会征求大家的意见。但大家的不同意见比较少。张果喜解释不同意见比较少的原因主要在于自己在前期的各个环节的工作中已经考虑到每个环节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做,如何应对等等。他已经考虑得比较周全了。所以当他把决策方案拿出来以后,员工想讲的话,张果喜早就已经讲出来了。大家在一起,讨论讨论,多数是一种补充,张果喜认为,这么多年来,来自员工的补充意见非常有限度,所以几乎所有参与讨论的员工都会赞成张果喜的意见。
那么,为什么张果喜一定要坚持公司股份完全一人所有的个体户模式呢?
张果喜的理由非常充分。他完全知道一个现代化的公司股权相对分散的制度,但认为这个问题必须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在果喜集团,张果喜一个人持股自有道理,这是果喜集团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张果喜认为理由有五:
第一,张果喜是公司的创始人,不是半路接担。他是企业第一元老。这是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的优势。
第二,张果喜是当事人。他是同时跟工人一起从零开始一步步干起来的。张果喜对企业的所有业务都了如指掌。
第三,张果喜认为自己年纪很轻,有充沛的精力。他每天可以工作十几个小时。并且身体状况越来越好。
第四,张果喜的性格上具有优势。这种性格优势导致他有能力驾驭这个企业。如果他不是当事人,不懂业务,仅仅是创始人,那么他肯定会分给其他人股份,他身上的不足要其他人来弥补。张果喜认为自己的情况很特殊,年纪轻,又是创始者,又是当事人。而且在不断地对企业的业务进行调整。调整业务的前提是对业务熟悉,熟悉业务的基础是身体好。张果喜说:“如果我今年七十岁,或者我的思维已经跟不上市场的发展,那么我肯定要找一些合作者来弥补我的不足。”
第五就是社会的因素。这几十年来,各级政府给了张果喜这么多荣誉,名声比较大,麻烦也比较少,个人的社会影响保护了企业,企业的成绩又为他带来了新的荣誉,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如此强大的理由让张果喜信心十足,他完全相信自己具有要办大事情的充足条件。在公司内部,肯定是没有人可以影响到张果喜了,那么,在公司外部呢?比如政府领导,比如经济学家,还比如媒体。是不是有那个层面曾经对张果喜产生过影响,让他对公司的决策、管理有所改变呢。很遗憾,经过了解,我们没有发现,张果喜自己也承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那个领导让他改变过公司发展计划,也没有什么经济学家让他改变过公司的治理结构,至于媒体,我们惊讶地发现,30年来,几乎所有的媒体,无论是电视,还是平面,无论是本土媒体,还是外国媒体,都在异口同声地为张果喜大唱赞歌。香港《大公报》以《宁当木雕匠,不当副市长》为题,称赞张果喜是中国最有魄力的大企业家;香港《文汇报》认为果喜集团是“稻田里矗立的帝国”;《中国工商时报》赞美果喜集团为“三十年不倒的企业明星”,并把张果喜与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相提并论;《中国经济时报》所做的标题是《张果喜为什么红旗不倒?》;就连英国的BBC、美国的CNN也在神化张果喜,称张果喜为东方奇迹。至于《江西日报》,干脆认为果喜集团和余江就是天上人间。
媒体的颂歌如此铺天盖地,难怪张果喜自信再自信了。
余江是个好地方
说余江是个穷乡僻壤,一点都不过分。这里既不靠山,也不靠水,没有任何自然资源,一直到21世纪初期,这里的交通非常闭塞,多亏这几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政府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擦着余江经过,才把余江和外界比较顺畅地联系起来。查《余江县志》,发现这里历史上从来没有没有任何民间工艺,人文资源一片空白。但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却让张果喜流连往返,始终不肯离开。
我们问张果喜,既然立志要做大事业,立志要把果喜集团建设成一间巨型跨国公司,为什么却一直以偏远的余江为根据地呢?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有很多人曾经建议张果喜把公司搬走,到南昌,到上海,或者到深圳,但每次张果喜都拒绝了这样的建议,他在很多场合都说,余江是个好地方。果喜集团是是吃余江的水长大的,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自己是在这里起家的,不能发迹之后忘记了家乡,忘记了父老乡亲,应该为地方做贡献。企业留在那里,就要给那里的政府纳税,这样可以对余江财政有一点帮助。如果离开了余江,张果喜认为,自己就不能给家乡做贡献了,而这是张果喜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应该说,张果喜的言辞并不虚假,这些年果喜集团的确为余江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仅仅果喜集团每年上交的国税、地税和其他相关的费用,几乎占到了余江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这样高比例的财政份额,几乎让张果喜成为了余江的财神爷,如此,他在余江的影响,党委政府、老百姓对张果喜的尊重,几乎达到了颠峰。这还不算,张果喜性格豪爽,出手大方,他经常在余江弄一些有影响,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捐赠项目,这更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张果喜的光辉。在余江县城,最宽阔的马路叫果喜路,最巍峨的大桥叫果喜大桥,电视台是张果喜捐资修建的,最漂亮的居民小区是张果喜开发的,重点中学的教学楼、福利院也是张果喜修建的,他还拿出100万元,在江西设立了“果喜教育奖励基金”。我们在余江的街道上随便找到一个人问起张果喜,他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张果喜是英雄,是余江的福星。
张果喜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这些付出换来的是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如果离开了余江,这些来自地方,百姓,来自几级党委政府的支持都将付诸东流。而在上海,在深圳,张果喜将难以施展自己的拳脚。所以,无论怎样,张果喜都不会离开余江,他对记者说,不管果喜集团今后如何辉煌,余江都是果喜集团永远的根据地,大本营。
以上所列均为企业的外部优势,我们可以肯定,仅仅这些外部条件并不是张果喜扎根余江的全部理由,单有外部条件,没有内在利益,张果喜再能折腾,也不能走到今天。我们在参观佛龛生产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有特色的现象。在雕刻车间,几乎所有的工人都年龄偏小,我们问一个正在认真工作的小姑娘今年多大,她迟疑了一下,才告诉我她今年16岁。我们继续问她这么小为什么没有上学呢?她不再回答,旁边的宣传部长解释到,雕刻工人需要眼睛好,手灵巧,年龄大了适应不了。我们把这样的发现带给张果喜,并直接问他,是不是觉得余江地方小,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低,员工好管理,从而提高了公司的赢利水平?有没有因为工资低离开公司的员工?张果喜真是爽快,他稍做思考,立即给我们算了一笔帐。“在我这里,从来没有人因为公司低离开公司的现象。员工在外面可能有机会找到工资高一、两千块钱的岗位,但相应的开销要增加不只一、两千块钱。在外面打工,工资可能会高一点,但要自己租房子,还有很多风险。在我们这里就没有任何风险。这个帐大家都会算,所以他们宁可拿我们这里的相对低的工资也不要外面高一点的收入。”
张果喜的确善于把握形势,对员工心理,人们的生存状况等因素非常了解,在某种意义上,他正是利用了人们安于现状,不冒风险,知足常乐的传统生活之道,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低成本,高收益的企业结构。而这样的结构仅仅只能在余江这样的小地方实施,如果在上海,在深圳,这样的方法注定是行不通的,那里的年轻人每时每刻都在扑捉机会,都在盼望奇迹,过于稳定的工作相反会抑制他们的才华,而过低的收入满足不了他们日益增长的现代化消费水平。也正是了解到这些,张果喜才不愿意把公司搬迁到那些灯火辉煌的大城市,余江是个好地方,这块红色而贫瘠的土地是他发达的风水宝地。30年来,张果喜用这样的方法在这里屡试不爽,很少有员工跳槽,很多余江人都是一家几代人在果喜集团工作,他们用一份稳定的工作,不多的收入,维持了自己基本的生活。也正是如此,张果喜才对自己的经营之道沾沾自喜,十分自信。在任何时候,他都会用他那底气十足的嗓音豪迈的说:“在我的企业工作三年以上的员工一般都不会走,企业本身的发展相对稳定,企业的市场相对稳定,企业的经济实力相对稳定,企业的制度比较完善,员工看好企业的发展,也就会相对比较稳定。很好的工人希望找到很好的老板,很好的老板也希望找到很好的工人,我和我的员工是一种牢不可破的依存关系。
第二次创业有点麻烦
应该总结一下张果喜的赢利模式。
从1973年到2000年,这17年的时间里,让张果喜声名远扬的产品是佛龛,主要市场是日本。开始,张果喜只是做一些佛龛的初级加工,把毛坯买给日本人,大量的利润让日本的企业赚走了。后来,张果喜开始建设佛龛的一条龙生产,利润一下子攀升。严格地说,以佛龛的年产值来看,张果喜是不会发展到今天如此旺盛的状态的,但是佛龛的投入产出比却惊人的高。一台宽幅的大型豪华佛龛,在日本能卖到每台100万元人民币,而张果喜投入到其中的原材料成本非常低,居然只有10000元多一点,木材和金箔算是最需要花钱的材料了。张果喜主要的卖点并不是材料,而是佛概念和民间雕刻工艺。按照张果喜的话说,佛龛是宗教产品,我们从来都是以销定产,日本人历史上就信佛,因此,只要有日本人,果喜集团的佛龛就永远有市场。而雕刻工艺,在余江并没有历史渊源,张果喜从浙江请来老师傅,对余江大量的年轻人进行培训,在比较粗糙的层面形成了批量生产。
如此模式让张果喜的财富扶摇直上,上个世纪80年代就被社会认为是中国第一个亿万富豪,由于主要销往日本,公司为国家赚到了大量外汇,于是,政府给予了张果喜太多的荣耀,而大量有佛情结的外国商人则把张果喜看成了为他们制造吉祥的中国商人。值得称道的是,在最兴旺的时候,张果喜看到了自己的危机,毕竟佛龛市场不大,即使整个日本市场被张果喜全部占有,其市场总值也不过区区2000万美圆,何况,与张果喜在日本市场竞争的企业大有人在,这正是张果喜虽然奋斗20多年,其规模却渐渐被国内其他民营企业超越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张果喜意识到,果喜集团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开拓其他的产业,建立起公司多元化经营的格局。
1993年,张果喜开始果喜集团的二次创业。
又一个10年过去了,张果喜的二次创业情况怎么样呢?还是象他的佛龛那样一路风光吗?尽管张果喜在记者面前仍然高呼自己的每一次决策都正确,迄今为止没有一次失败,但我们经过了解,还是发现如今的张果喜遇到了危机,虽奋斗10年,他的二次创业仍然没有成型,很多看起来绝对能够带来高额利润的项目依然还在艰苦的摸索过程中。
以当初的构想,张果喜的二次创业集中在6大产业,除了传统的佛龛以外,将开发汽车配件、微型电机、化工合成材料、酒店旅游和保健品等5个新行业。许多年以后,张果喜自己承认,这5个行业分别遇到了不同的阻力,企业的投资周期被迫过分拉长。
第一个麻烦出现在化工合成材料。根据过去的经验,张果喜毅然决然地把这个新项目放在了自己的大本营余江。但市场的反映,企业的运作却再也不照顾余江这个贫瘠之地,化工材料这个有一定科技含量,市场范围非常宽泛的产品有着自己的独特性,要求企业必须快速反映,完全不象佛龛只依靠手工,市场只依靠单一的日本。于是,余江的地理位置一下子成为企业运作的最大障碍。原材料运输缓慢,科技手段跟不上,产品运出去非常浪费时间,客户抱怨交通太差。眼看着这个本来不错的项目就要夭折,张果喜终于放弃了几十年的故乡情结,决定把这个项目搬迁到深圳,如此一来,公司损失巨大,浪费了大好时光。
第二个麻烦是酒店旅游。90年代初期,海南热烧遍全国,张果喜也举巨资到三亚买地建造酒店,试图以超五星级服务打造热带旅游服务。工程进行到一半,不料国家开始宏观调空,收缩银根,海南到处都出现半拉子工程,张果喜的果喜大酒店也在其中。直到1998年,海南的形势出现好转,张果喜才调运资金,重新启动停工多年的果喜大酒店。这一停一拖,果喜集团损失多少,只有张果喜自己知道。
按照分析,微型电机应该非常顺利地投入生产,并迅速占据市场。国家有关部门也认定这个项目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填补国内空白,很多有微型电机需求的部门和企业甚至希望果喜集团尽快大批量生产。但事与愿违,直到今天,微型电机项目仍然只是一个概念,早已经修建完毕的厂房如今空荡荡地站在那里,这个据说全球市场空间达到2000亿美圆的大蛋糕仍然只能局促地躲在几见狭小的旧车间里,生产出少之又少的样品,供参观之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张果喜的解释非常有意思。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曲折的故事,这个有宿命色彩的故事成为张果喜最有特色的解释。
2000年夏天,酝酿已久的微型电机举行开业典礼,省里的领导来了,美国专家也来了,开业那天,本来定好上午10点举行仪式,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张果喜临时决定改变时间,提前到9点48分举行典礼。开业典礼顺利完成,众人在一起觥酬交错,举杯畅饮,张果喜和远道而来的美国专家喝了个一醉方休。麻烦就出现在这个酒上。到晚上,美国专家忽然身体不适,形势急转直下,专家的身体急速恶化,虽经多方极力抢救,仍然一命呜呼。当时正是美国攻打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白热化之时,美国人认为很有可能是中国人有意杀死了美国专家,一场偶然的疾病被提升为一场外交事件,张果喜纵然有天大本事,也无法左右事态的进展,美国技术回撤,项目被中央叫停。张果喜自己也被弄的心虚,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答案,问题就出现在开业的时间上,所谓9,就是喝酒,所谓4,就是死,而所谓8,预示这个项目今后肯定发。如此解释让张果喜唏嘘不已,他自叹命运弄人,使微型电机一拖就是几年,到现在依然不见规模。
现在,张果喜手上还有一个项目:保健酒。之所以决定上保健酒项目,张果喜告诉记者,主要是他自己掌握了一份旷世秘方。根据张果喜介绍,国民党时期四川大军阀杨森无意中得到有一份养生酒秘方,此秘方最大的特点是不伤害人体肝脏,而且保护肝脏,并提高人体生殖能力,延年益寿。杨森本人饮此酒一生,活到98岁,一生耕耘不止,生育出200多个孩子。此秘方几经周折,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张果喜得到,他将此秘方做成酒,自己每天必饮,还将酒分送众多高官,据说效果出奇的好。记者观察张果喜,虽50有余,但面色红润,声如洪钟,两脚生风,按照张果喜的说法,都是这种养生酒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此良方,张果喜岂有不开发的道理,进入2002年,张果喜决定上马保健酒项目,他在余江新开辟的工业开发区购买了100多亩土地,准备把保健酒的生产基地建在这里。记者前去参观,诺大的工业开发区坐落在一条简易公路旁边,原来的几个小山丘被推土机推平,空荡荡的,间或有人从泥泞中经过,锗红色的泥土翻开,好象张果喜紫红色的脸膛。
似曾相识张果喜
对于自己富有戏剧性的人生经历和滚滚而来的财富,张果喜告诉记者,很久以来,他都在思考自己的财富之路,冥冥中总觉得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帮助自己,他相信是佛龛这个极有意味的产品让他一路吉祥发达,年年有余。因为佛龛是菩萨居住的房子,而他是为佛修建房子的人,他相信自己的财富都是佛在保佑他,为此,他相信自己的佛龛事业将永恒。
对于张果喜的观点,我们一直都在认真阅读。这样的一种思想,一种方法,我们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去否定,同样也没有理由去赞美。它是一种存在,而且是一种合理的存在,成功的存在。但我们要说,这样的方法我们似曾相识。以农村为根据地,以农民为主体,把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与本地实际有机结合在一起,深入了解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和主要需求,充分利用外部动力,并用一种“主义”或者是“精神”来凝集人心,极力强调集体的力量,忽略掉个体发展,极力强调领袖的决定作用,忽视民主效应,用群众性的基本倾向和简单需要来达到目的。这样的方法太熟悉了,大到一个国家,党派,小到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在我们这个历史不断重复的社会结构里一次又一次上演,又一次又一次胜利,一次又一次消亡。这是一种现象,一种政治现象,一种经济现象,或者是政治现象和经济现象的杂交,是一种21世纪版的中国农村红色经济史。
著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结构时这样写道,“太多的英雄在过时的社会价值中寻找最后一点可以利用的东西,采取辨证的即兴创作,常常利用人们的浅薄而又庸俗的天性,企图打造出理想的社会”,张果喜无疑就是这样的英雄,不同的是,他手中掌握的不是三八步枪,他所追求的也不是天下,他要的不过是钱,和钱后面闪光的荣耀,以及在历史,在时空隧道中的位置。因此,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不能用道德的方法,审美的方法,政治的方法甚至是经济的方法去评判,去取舍,我们所要做的是观察,是分析,找出规律,发现方向,这才是我们接触张果喜的最后目的,也是张果喜和他的公司作为一件商业案例拥有的全部价值。
|
|